日本一項即將生效的針對進口農產品的新標準規定,將影響中國6200家企業,近三分之一的農產品出口.
<<第一財經日報>>近日從第99屆廣交會上獲悉,日本的<<食品中殘留農業化學品肯定列表制度>>將于5月29日實施,該制度直接沖擊我國糧谷類,豆類,蔬菜類和畜禽及水產品等出口日本.
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張德科對記者表示,日本的新制度涉及800多種農產品,檢測范圍把以往對進口農產品檢測標準所存在的漏洞全部補上.而且要求也更苛刻,涉及農產品化學殘留限量包括15種農業化學品在任何食品中不得檢出等.
去年中國出口日本的冷凍荔枝,大料花生,新鮮大白菜等都出現過因農殘超標而被扣情況.新制度還會使出口企業都表示,對日本即將實施肯定列表制度一事尚不清楚.
山東一家農產品出口企業負責人董世群反映,日本的新制度比今年1月1日實施的<<歐盟食品及飼料安全管理法規>>門檻更高,該企業在本屆廣交會上基本不敢接日本的訂單.
"這是日本故意設置的貿易壁壘,希望商務部能出面干涉此事,."董世群說,檢測的項目增多及時間延長,不但增加成本,還嚴重影響農產品出口速度,例如,出口到日本的一貨柜生姜可能將要花25天經過215項檢測,費用需要4000-5000元,而以往一貨柜生姜只能賺2000元.
張德科稱,不僅是歐盟,日本相繼對農產品進口調高技術標準,全球范圍內都將出現類似情況,中國農產品企業必須有從"農田到餐桌"的概念,從減少使用農藥開始,在加工生產,運輸等環節層層嚴格把控質量,才能在國際市場上順利過關. |